《快乐音乐,音乐快乐》 幼儿园 刘倩
伴随着现在我班孩子们对音乐的理解以及他们在音乐中找到的快乐感受,我想到了“快乐音乐,音乐快乐”这么几个字。 上学的时候学过,幼儿的音乐活动是一种有声音、有情趣的艺术活动。因此,在这几年中,我一直在带领孩子们一起寻找这种情趣。 在构成音乐的诸多因素中,如果把节奏喻为音乐的“骨骼”,把旋律喻为音乐的肌肉,那么“情”便是音乐的“灵魂”了。这一根本,就能使得幼儿愉快的接受音乐,接受音乐的其他因素。三年来,每每与孩子们走进音乐教室,我便提醒自己要在课中体现“情”、“趣”二字。那么,如何达到幼儿快乐接受音乐的效果呢?
一 以身作则,快乐当头。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学习的主要方法,孩子的调控能力比较薄弱,所以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榜样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最普通的做法,也是几年音乐教育活动中得到的最直接的经验。当和孩子们一同走进教室,就得与他们融为一体,而且要散发出一种热情,一种由内心发出来的笑容。例如:跟着音乐做律动入座的时候,教师可以插入小朋友的队伍中,做着与节奏相符又能让自己感到快乐的动作,这样既能感染其他幼儿又可以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律动,不是相同的动作无限的重复。它也充满了情绪,二拍子,三拍子……能体现不同的感受,这时候教师的示范动作是非常关键的,孩子们正是通过观察教师的动作,感受情绪,从而创作出自己新的动作来。 例如《小花狗》是一首欢快、风趣的乐曲,我首先示范表演给幼儿看这只小花狗的滑稽、可爱的动作,以及“我”喜欢小花狗的心情,在表演中老师有趣的动作引导着幼儿全身心地扑在学习律动游戏上,在身心方面得到了陶冶,孩子们在我的示范影响下,个个兴致勃勃地随着乐曲的音乐节奏而变化着动作。在我的鼓励、肯定下,平时不爱开口或者缺乏自信的幼儿都能逐步参与其中,感受着乐曲带来的欢乐,沉浸在无拘无束的游戏气氛中,这样做既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又培养和丰富了孩子的想像力。在唱到有感情色彩的歌词时,他们的面部表情可以高兴,可以生气,可以惋惜,可以难过……看到这么细致的歌表演,我感到非常开心,于是请小朋友轮流上来欣赏,他们看到自己的小成果,开心极了。
二 游戏入手 快乐无比 现在很多的老师会把游戏加入音乐教育当中,但同时也会出现,游戏和主题不相符;游戏过后幼儿注意力得不到集中的现象。在这方面,我会在每节新课设计一个新的小游戏,可以加入奥尔夫的节奏游戏,或者是表演游戏,这也是引起幼儿兴趣的最先办法,例如:高音低音的听辩,只是简单的在键盘上体现,请孩子们竖起小耳朵,用手在头顶上,膝盖上,鞋子上体现,并根据快慢进行手指的运动。这个小游戏结束后,看到孩子们意犹未尽,又给他们加大了难度,当我弹奏的时候可以随意进行停止(休止),幼儿就必须停留在刚才的动作上,然后慢慢的结束游戏,当然游戏的结束可以伴随着休止结束。音乐中的游戏不仅可以发展幼儿的音乐素养,也可以规范上课的课堂纪律。当孩子们沉浸在快乐的情绪中“无法自拔”时,一个小游戏也可以让他们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继续上课呢。比如说听声音回家,我可以让小朋友闭上小眼睛听着老师手中的乐器响响声回家,他们可是快乐的“回家”哦。
三、适当放任,环境轻松 有许多老师问我,为什么本班的孩子思想活跃,音乐感觉特别好又很听话。我觉得适当放任是给孩子们的一种灵活动脑的方式。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音乐可以使得他们更快乐。这与他们学到了多少个乐理知识,学会了几首歌曲更难得可贵。近来,幼儿园组织了许多的艺术演出活动,我排演的几个节目也深受小朋友和家长的喜欢,获得了好的成绩。当然,这些是与平常组织孩子们艺术活动的内容息息相关,互相联系的。首先,音乐是“动”的艺术,这很符合幼儿好动的特点,只要合理引导,几乎每名幼儿都会从不同角度对音乐产生兴趣。很幸运,我们幼儿园有这样一个大环境,每天早晨,孩子们都是在轻松愉快的音乐中入园,从晨间音乐活动到课间操,那旋律明快、最富动感的音乐声一直响彻在幼儿园上空,幼儿们唱唱跳跳,在音乐的沐浴中开始美好的一天。回到班里,只要是自由活动时间,我总是播放一些优美动听或欢快的小曲子,请孩子们欣赏。孩子们时而学唱,时而跟着音乐手舞足蹈,而若此时,老师也加入其中,做几个舞蹈动作,孩子们的兴趣来了,不仅女孩“能歌善舞“男孩子也跳得起劲。有时也坐在钢琴边,把即将教给孩子的新歌弹上几遍,孩子们居然对新授歌曲有了印象,上起课来方便多了。在音乐或者舞蹈活动中,我也没有急于教授新的内容,而是通过别的方法引起孩子们的注意,利用音乐,表演,甚至是说话的语气,眼神等吸引幼儿。这需要教师有一种“随机教育”,更需要教师有一种“忘我”的精神。
音乐是快乐的,无论它表现的内容是怎样。但在研究和发现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到快乐。音乐也确实能让我与孩子之间更加的交融。看到孩子们平日的活动中的表演,以及演出中认真的样子,我俨然也变成了孩子,去感受他们的内心,我会与他们一起感受着音乐的感受,去探索音乐中许多快乐的快乐。
|